|
毕永红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水工程藻类生态学学科组组长;中国科学院三峡水库生态系统试验站常务副站长;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主任;中国藻类学会理事,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常务理事。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淡水藻类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上,包括藻类生物学、藻类养殖、藻类活性物质提取和资源化利用、藻类水华暴发机理与防控技术、藻类应用于生产生活废水处置等。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任务20余项,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,其中以第一或通信作者的SCI论文16篇,获得国...
|
|
|
张学治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微藻生产下游技术与工程学科组组长,美国亚利桑那州注册环保工程师。研究方向: 微藻生产下游技术与工程;(含藻)水和废水处理技术;微藻环境治理技术。
|
|
|
韩丹翔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为藻类生物学与藻类生物技术。研究内容涉及藻类生理生化及分子细胞生物学,主要包括1)油脂生物合成、调控及储存机制,2)类胡萝卜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物合成,3)微藻抗逆生物学,4)微藻系统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。
|
|
|
肖邦定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湖泊修复生态学科组负责人。长期致力于水污染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、蓝藻毒素环境行为、受损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。2005以来主持或参加国家973、863和水专项课题等8项科研课题的研究,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长期的野外实践经验。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,其中SCI论文14篇,获国家受权专利4项,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测定分析方法国家标准1项。
|
|
|
宁德刚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水环境应用微生物学科组组长。1989年于湖北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,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获微生物学硕士学位。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遗传学博士学位。曾先后于广西南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江苏大学工作。2014年1月至今于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。重点研究毒素-抗毒素(TA)系统为靶标的有害蓝藻控制理论与技术,芽孢表面展示技术及其在水生动物口服免疫制剂、饲料添加剂创制中的应用。
|
|
|
李清曼 |
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水环境化学和污染控制学科组组长。研究方向:
1. 磷地球化学:通过确定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,进而揭示不同形态磷的转化机理,探究磷在沉积物和水界面的迁移过程。
2. 铁地球化学:通过研究铁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过程,沉淀与分解,从而揭示铁氧化物在沉积物调节化学中的作用。
3. 环境电化学:本研究期望将电化学技术应用在水环境中,如废水处理和污染沉积物的修复。此外,本团队致力于将电化学技术应用在沉积物研究中,如使用电渗析法制备沉积物样品,去极化法测...
|
|